ORCID 的雄心壮志

每本期刊有唯一的ISSN,每篇文章有唯一的DOI,那么学者呢?给每位专家学者分配一个终身唯一的号码,成为他们的“第二身份证”,这就是ORCID雄心壮志。上次我们介绍了Publons(点击这里了解),讨论了它的目标功能和广阔前景。相比之下,ORCID在功能和思路上与Publons相似,但它似乎有着更加远大的目标,目前似乎也更受学术界和出版界的欢迎。

broken image

ORCID 是什么

ORCID的全称是Open Researcher and Contributor ID (开放学者身份标识),由汤森路透和自然出版集团等机构在2009年发起,旨在为研究人员、研究组织、研究资助者和出版商等行业主体提供服务。其服务的核心就在于为专家学者提供一个免费注册学术ID的平台,并以此为基础,把科研人员所有相关的科研活动与成果都精确地匹配并连接起来,从而成为一种信息枢纽和底层连通机制,促进相关的信息在不同系统间的流动。每一位科研人员ORCID记录中可以关联的信息包括教育经历、工作经历、发表论文、学协会会员、荣誉与奖励、大会报告、审稿贡献、科研基金等。这些信息除了可由账号所有者自己更新外,还可由经授权的相应机构直接进行更新,这样既可以减轻科研人员管理这些信息的负担,又具有机构认证的作用,增强了信息的权威性

broken image

ORCID 做到了什么

和Publons一样,作为一个平台,其最大的机遇挑战就来自于平台在目标人群中的使用广泛程度。就好比我们今天可以使用微信打视频电话、传输文件、进行小额支付、发朋友圈,预约挂号、扫码点餐、出示健康码,乃至像现在这样阅读一篇公众号文章,这都得益于微信作为一款聊天软件在人群中的广泛接受度。学术平台也是一样。要想实现各种附加功能,就必须在学术圈和出版圈中获得广泛的使用。因此,仅仅依靠鼓励“个人填报”这样单一的手段来收集数据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通过机构合作的方式自动抓取数据,才能实现其目标功能。用其官网上的话讲:使用人数越多,数据越完整,系统连通性越好,ORCID的价值才会越高。

ORCID在这方面无疑做出了很多努力。其与Wiley、Springer Nature、AAAS/Science、IEEE、RSC、CAS等机构建立了亲密的合作关系。超过9000多种期刊在投审稿阶段要求作者先行注册ORCID号码,或允许作者通过ORCID号码直接登录其投稿系统,免去再次注册的麻烦。800多家大学、科研基金、政府机构、出版社等加入ORCID机构会员,通过ORCID机构会员API连接科研管理系统、基金管理系统、机构知识库、投审稿系统、数据平台等,实现相关数据的自动推送与无缝连接。在这样的努力下,全球科研人员注册的ORCID的数量已达5百多万。因为实现了广泛的机构合作和数据接入,ORCID可以便捷的实现以下场景的数据联通:

broken image

 学者可能会更换电话、电邮,可能会跳槽换单位,甚至可能会改行、改名(特别是一些国家习惯跟随配偶姓氏),但无论身处何方,ORCID都会将学者同他的研究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不产生错漏和混淆。

 期刊编辑收到了投稿,他立刻可以通过ORCID系统将科研人员身份(姓名、单位等),和以往的发表记录、审稿记录、学术简历联系起来,信息全面、准确。等到文章发表后,CrossRef自动将文章信息包括DOI号更新到作者的ORCID个人档案。

 资金资助者利用ORCID系统,可以准确、系统地查询到基金申请人的基本情况,所发表的论文及著作,以及以前申请的基金项目,这些所有的科研产出对次基金的申请是否有利,是否存在学术不端行为。

broken image

ORCID 还要做什么

ORCID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但是ORCID似乎并不满足,反而还有更为远大的目标。根据其官网公布的《2022-2025战略计划》,ORCID未来的目标不仅仅是成为一个学者个人档案库,而是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减轻科研管理和出版管理的行政负担;二是为科学研究的影响力评价提供数据参照。也就是说,ORCID准备建立一个科学信息的系统网络。这个网络中,学者居于中心地位,出版商、大学/研究所、基金管理方、档案信息系统位于四周。这些信息互相连通,互通有无,即时同步。这样一来,ORCID几乎变成了一个学术大数据咨询平台。它和政府的政务信息平台类似。政务信息平台可以把市民热线的工单流转系统、网络舆情系统、政务登记和报批系统作为数据源,然后进行治理难点分析、突发事件监测、绩效考核评价等。而学术大数据平台同样可以把学者、出版商、学术机构的信息整合起来实现一定的分析功能。比如:科研机构利用 ORCID 对本单位的科研成果进行系统的追踪、统计,实现对论文、研究计划、著作、实验资料等的立体化管理,提升科研产出和科研成果的能见度。人事部门利用 ORCID 可以形成所在单位的科研人员学术简历,并运用于科研力量宣传、科研教学评估,绩效管理等多种情况。科研人员可以进行学术热点分析、参考文献管理、兴趣领域的相关学者精确匹配。还可以形成不同群体的科研分析与评估报告,为所在单位的科研战略的制定部署提供相关的信息。以上所有的分析都可以实现即时化、可视化、一键化。

broken image

正是看到了ORCID所代表的发展趋势和良好前景,现在国际上的许多数据库都要求申请进入的期刊最好能够公布其编委会成员的ORCID的信息。这可以说是“透明度与最佳实践原则”(点击这里了解)的一项要求,也可以说为期刊邀请到声誉良好、学科专业匹配的编委会成员提供了一个不错的证明。因此也有不少国际优秀期刊已经在其官网上公布了编委的ORCID信息。

broken image

也许不远的将来,ORCID会成为学术界的微信。你的同事在用,你的导师在用,你的学生也在用,这会对你形成明显的“同辈压力(peer pressure)”;你的工作单位在用,你的投稿期刊在用,你的基金委员会也在用,这又对你的工作方式提出了要求。平台就是这样,天生带有垄断的属性和扩张的内在动力。人们也许会对它又爱又恨,但根本离不开它

了解更多行业知识,请扫码联系科置科学小秘书

broken image